編者按:當地時間7月30日、31日,僅僅因為天氣炎熱,用電量增長,印度便接連發生兩次大停電,三大電網相繼癱瘓數小時,超過6.7億人口受到停電影響。同為金磚國家,同為發展中大國,前幾天中國遭遇歷史罕見的雙臺風侵襲,但中國國家電網在抗擊臺風中安然無恙。中國電網和印度電網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當然,印度大停電,以及這次事件背后透露出來的印度電力發展方式、管理制度、改革路徑,乃至更微觀一些的電力調度、用電管理、發電與電網投資比例、電力設備進口等方面的諸多問題,仍然值得每一個關心中國電力與能源事業的人們認真汲取教訓,保障國家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探析造成這一事件的深層次原因,以及對實現我國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啟示。
經濟要發展 電力須先行
——透視印度大停電系列報道之一
目前,印度北部、東部、東北部地區以及首都新德里已全部恢復供電。但停電事件余溫未減,世界各國仍在進一步探析造成這起事故的深層次原因。
國內專家學者雖然對停電原因有著不同見解,但他們也有著一種共識——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
反思印度:停電的偶然與必然
印度領導人無疑是想解決電力問題的。早在1944年,印度開國先驅尼赫魯就判斷,如果印度要在工業或其他方面求發展,巨大機械工程與機器制造工業、科學研究的機關和電力是三個基本條件。而今,印度總理辛格也多次承諾要加快電力和其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但是,印度自1951年以來,缺電一直較為嚴重,以至于各地輪流拉閘限電成為家常便飯,影響人民的生活。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印度電力裝機總容量約2億千瓦,火電占總發電量的78%,水電約占總發電量的13%。雖然其發電量世界排名第五,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但電力供應嚴重不足,人均用電量世界排名較低。2011年,印度人口的25%(約為2.89億人)仍沒有用上電,在農村地區,這一數字將達到33%。
電網薄弱更加凸顯。印度電網輸配電損耗率達32%,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還由于印度過于強調市場作用,其電網的利潤水平下降,投資回報率低,社會對電網建設失去興趣,影響了電網發展。電網建設滯后,線路普遍超載,一旦有異常情況,容易發生連鎖反應,導致大面積停電事故。此外,印度還有2年時間才能實現全國聯網。
廈門大學教授、能源經濟學專家林伯強曾去過印度。他說,初步判斷,印度大停電的本質原因應該是電力基礎設施的薄弱。
缺電也影響了經濟發展。林伯強曾研究過缺電對經濟的影響這一課題。他認為,缺電造成社會成本遠遠大于電力裝機富余的成本。不少專家表示,沒有充足的電力,印度很難維持每年8%以上的經濟增長。
學者陶短房直言,印度曾在“跨越式發展”,即跳過工業化,直接發展新興產業思想指導下,對包括電力在內的基礎產業發展掉以輕心。在經過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后,電力供應成了制約增長的瓶頸。事實證明,忽視電力等基礎設施投入,最終也會因基礎設施的“跳閘”而不得不停下腳步,甚至出現事故。
審視中國:電力先行戰略須堅持
“發展電力工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這是電力工業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是我國電力發展應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7月26日,在紀念中國有電130周年活動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說。
多年來,正是由于思路正確、戰略得當、執行有力,中國電力工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國電力工業取得了幾個顯著的第一: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發電裝機達到10.56億千瓦,年發電量4.72萬億千瓦時,發電量躍居世界第一。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達到48萬千米,變電容量達到22億千伏安,電網規模世界第一。新能源迅猛發展,風電并網容量達到5258萬千瓦,居世界第一。2012年,我國進入全球500強的電力企業達到9家,位居世界第一。
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在當前具有特殊意義。目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復雜,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從全行業層面看,1至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僅增長5.82%,同比下降6.16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電力發展正處于宏觀經濟調整帶來的深刻變革期。
但是,從長期看,我國電力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中電聯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年用電量只有經合組織國家2008年水平的40%左右,增長空間大、剛性強。特別是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迫切需要加快電力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發電裝機將達到18.4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8.6萬億千瓦時;人均年用電量將達到5600千瓦時,為經合組織國家2008年水平的66%。
對于中國而言,加快電力發展,歸根結底要抓住當前的調整期,盡快改變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電力發展方式,發揮特高壓電網的力量,從源頭上解決煤電運緊張矛盾。
加快電力發展,須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印度電力工業技術力量較為薄弱,非常依賴進口技術和設備,且沒有統一的規程和標準,當為中國鏡鑒。
文章標簽:電力
電纜新聞相關文章
- 安徽電纜行業擬核準4個電力項目
- 2020年中國電線電纜產值或超1.6萬億元
- 中國電纜價格協會成立
- 我國配電網發展狀況及未來電網發展規劃
- 莆田市監局:抽查15批次電線電纜商品 4批次不合
- 柬埔寨EDC公司及中國重型總公司領導蒞臨本單位
- 關于ABB的發展歷史
- 國網電科院完成世博會互感器校驗工作
- 韓國DAEKYUNG TECHNOS & SG GLOBAL公司考察團來我單位
- 線纜行業起草新的行業標準 低價競爭亂象有望制止
- 硅烷交聯聚乙烯電纜料的配方組成
- 2015年中國精銅冶煉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
- 我國高性能特種電線電纜市場前景展望分析
- 青島今年投33億建11座變電站
- 國電647項目出讓定向五大電力集團
- 電線電纜認證的詬病
- 電氣設備:行業景氣提升 基金大幅加倉
- 線纜企業的推動力
- 線纜企業戰略簡談
- 高壓電纜絕緣材料國標的制定
- 電氣火災原因之一源于電線電纜質量